笔趣阁 > 道婴东归传 >道婴东归传

第十六章 重蹈险境

孙成要走孙家村,秀山知道孙成心里想的是生死不明的老军头和张武。秀山也想尽快见到他二人,便和孙成一起回到了孙家村。

夕阳快要落山时,他们到了孙家庄,一路上没有找到马车,孙成便来到了昨夜厮杀的山路上。

山路上果然有四具官军兵士的尸体,却没有老军头儿和张武。孙成心里平静了许多。他看路边的一棵老树下,有个凹陷处,便掘了坑穴,三人把军兵埋了,恰有一块条石,立于坟前。孙成默默念道:“各位兵士,你们因为我,命丧山林,我对不起你们,现在为你们成坟于殁地。但愿各位灵魂安息。”

孙捷道:“二哥,你也忒认真了,若是你们相遇,那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你还给他们打理后事。”

孙成知道孙捷要说什么,嗔道:“你知道什么,这坟里面如果是我,那不也是应该的吗?”

“好像有人来了。”秀山突然喊到。

孙捷也听到了北山方向有马蹄声,“果然有追兵。一定是跟我来的。”说着话,孙捷已经上了树,他登高远望,众人也隐蔽了起来。

山路上传来了马蹄声,越来越近。树上的孙捷也有了报告:“来了两骑,他们不是军兵。”

孙成听了孙捷的话,忽然站起身来,几步冲上了山路。

果然,来人正是张武和老军头。原来,二人也想知道孙成的消息,特来打探。众人相见,一番感慨。

孙成问起昨夜的厮杀,“你们怎么会摆脱了?”

“那不是我们。”

张武一口气把经过讲述了一遍,孙捷也把镇山虎找到大同军营的事说了。孙成听了,心中火往上撞,“这如何是好,这般忠烈的壮士,又是因为我而去,真是罪过,罪过。”他跟着张武来到了镇山虎的坟前。一番祭奠过后,孙成心情悲哀,说道:“大寨主,你和三寨主与我只一面之交,却能为我,知险而赴,义无反顾,诚有本,信有根,善有举,义有行,真侠胆一身,义冠天下也。”孙成一边说一边捧土往坟堆上添。

张武道:“我二弟知道少将军如此真情,也该放心长眠啦。”

孙成又感叹了一番,老军头看日已西落了,把孙成拉了起来。他建议到北村宿营,“我就是北村人,就到我家,暂避一时。如此能免得与他们遭遇。留宿一夜,等待马车消息,也能避开官军到孙家庄,把咱们的行踪探听了。”

孙捷说“行”,秀山也赞同。一行人向北村走去。

秀山把孙捷叫到一边,小声说:“老弟,你和孙成在一起,要多提醒他啊,他心中无险恶,为人凭良心,等到吃亏了,就无可挽回了。”

“道兄放心,我们与孙成结义,还有一个叫孙泽的,是我们的大哥,遇事他也会提醒,我们上百号人,虽然都是民兵乡勇,论打起仗来,不比边军差。”秀山道:“此言差矣,你们身在人家的屋檐下,遇事不能太强势了,你只记住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孙捷说:“我大哥孙泽也这么说,他比我们都有主意。”

秀山道:“但愿如此。现在孙成还是一心为了边关,父亲没有了,全家人也失踪了。他倒毫无牵挂,还是一心一意去边关。这一去,就是赴汤蹈火,他的所作所为,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拿道家和佛家的话说,这叫善缘的累积,没有一定的天性,不会如此超脱。”说到这,秀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孙捷说:“好人有好报,若真有老天爷保佑,我二哥就不会有事。”

秀山笑道:“是不是有老天保佑,这是天机,我也不知道。但是人还是人,事还是事,事在人为。追杀令来了,你不跑,想靠老天爷,那就太愚蠢了。”

孙捷也笑道:“道人说的是。明天我们回军营,孙家马车没找到,恐怕孙成也不能安心,就连我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些不能靠老天爷,只能靠咱们自己了。我们去军营,也只是尽力而为,有了消息,我会及时报知你们。”

“不管怎么说,你和孙成要特别谨慎才好。万一我们见不到,我也想好了一个去处。你们就和我一样。”

“不知你指的是什么和你一样。”

“其实这不是什么坏事,多少人都是如此摆脱了世间的烦恼。”

孙捷忽然醒悟道:“你是说,让孙成也出家为道?”

“如此能永远地避开危险……”

“道人错了,现在不是孙成一个人的事,也不光是孙家人的事,受株连的还有孙家军,我与孙成是结义的兄弟,将来还要把他的娃带出来呢。所以孙成为了大家,我必须未来我二哥一家人,我必须找我婶子和我嫂子,还有我小侄儿。”

二人说着话,一行人已经进了村。众人在老军头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孙成做了分工,老军头和秀山就地南

巡马车的去向,张武北上回山安顿山寨后事。孙成和孙捷直奔大同。

过了黄昏,孙成和孙捷进了城。两个人计较了一番,没有直奔军营。

军营里的孙泽被孙捷引领来到一处民房。见了面,孙泽道:“二弟,你们没有落入狗官之手,比什么都好。现在咱孙家军要反盆,你不在,我一点儿主意也没有,我还真怕你来不了呢。我听孙捷说我婶子和金华他们都没了踪迹,果真如此,二哥倒可以放心了,官军想找他们,比找你要难。就是他们要遭罪了,还有小侄儿,也跟着遭受折腾。”

孙成道:“是啊,走的仓促,我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我儿子。”

“你看你,这不是把咱们结义的约定给忘了吗?”

孙捷也道:“大哥,你这一说,我这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了。你们好不容易团圆了一回……”

“好了,别说了。”孙成也叹了一声道,“我的娃,到什么时候都还是你们的侄儿。你们惦着,等这一阵风声过了,再见也不迟,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

“还有一事。”孙泽道,“陈柏老将军前两天来,他说当初你爹被围困的时候,他曾经冒着抗旨杀头的罪名,前去接应老总兵,只是迟到了一步。他知道了你的去向,说你应该躲一躲。他也知道咱孙家军的人都是跟着你出来的,也知道咱们在商议出路,他也表示要隐退不干了,被我劝阻了。”

孙成道:“你做的对,且不说咱们不能起事,就是有了意外,也不能连累陈老将军。”

“陈柏还说他不能明斗,还可以暗举,早晚有一天要把老总兵的冤情和宦官专政的事都面呈皇上。如果真是那样,你也有得见天日的那一天了。”

“将来有机会,咱们该如何感谢陈老将军啊。但是,你再见了老将军,让他别为咱们费心了。”

“怎么呢?”

“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一点儿闪失,咱们不是害了老将军么?”

孙泽道:“你说的对,但是他现在担心的是咱们有闪失,如果咱们早有个结果,也就让老将军省了这个心了。”

“我来就是要安稳大家的。”

“有些事,你还不知道。”孙泽说,“其实用不着别人说,慢慢地你自己也会想出路了。”

孙成略一皱眉头,问道:“难道你也有了什么打算?”

“我有感觉,很快咱们就得离开这里。”

孙成本想把大家维持住,孙泽这么一说,问道:“你是说,咱们的人肯定要背离朝廷吗?”

孙泽道:“现在打仗,朝廷靠咱们,一旦没有仗打了,咱们能有依靠吗?况且咱们是民兵来的,就是朝廷能管咱们,下面这些狗官,就不止是一两个王在贵了,还不把咱们给吃了?”

孙捷道:“我看也是,走是早晚的事。”

孙成略一沉思,犹犹豫豫地说:“这是下下策。”

“下下策也该想到啊。”孙泽说。

“既然如此,咱这些人不想干了,也该有不想干了的打算,不能叫人家抓了把柄。更不能因为我,连累了一心一意跟着咱们的这些兄弟们。”

孙泽道:“我也在寻找机会,没有具体的打算,现在你来了,我心里也有底了。不过,营里新来的几个人,整日里鬼鬼祟祟的,我肯定王在贵已经注意到了咱们。”

“你们怎么会这么不慎重,看来 我在这一天也不能呆了。这两天有作战行动吗?”

“明天要去丰镇,咱们的任务是沿途剿灭溃败的瓦剌残余。”

孙成一听,说道:“此去就是与大家见面的机会,只要把大家稳住了,我就离开。”三个人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好如此。

孙成心里没忘乌日娜,“明天北去,是个机会,乌日娜也可以带着。”

孙泽说:“她已经走了,这几天战事缓和,昨天修补长城,我们监工一段,到了今天早上,我让乌日娜随民工出了长城。”

孙成一听,高兴道:“太好了,这是最难办的事,你却办成了。”

“只是她从这儿走的时候没有马。”孙泽说。

“什么?那她怎么走?你怎么……”

“你别急,我吩咐咱的弟兄们想办法,他们把民工拉车的劣马解下给了她。”

孙成一听,这才放下心来,叹口气道:“哎,劣马也行啊。百姓哪有好马,这也就算不错了。算你还想的周全。”

孙泽忽然说道:“今天中午我困了,打了个盹儿,便有了一梦,梦里还提到了你,这肯定和你有关。只是我百思不解。”

“说说看,怎么回事?”

原来,孙泽梦中,穿昏暗,过朦胧,眼前景象好像是官府正在升堂,一群百姓在堂下观望,孙泽挤过人群,问一老者,这是何处,老者告诉他这是天子殿。

“天子殿

?”孙泽忽然想到了孙成进京告状。他往里面看去,见大案后面。一官人,满脸正气,双目如电,出言耿耿,堂下站着一人,却不是孙成。再看这人,一刃刀伤,扎在肋下,口中喊道:“大官人公正,在下冤枉。”

官人道:“来此人犯,都喊冤枉,你有何冤屈,尽管说来。”

案犯道:“在下非为己而死,实是因助人而亡。”

官人拍案而起,“一个匪首,查你功过,果然有些善的积累,只是你那杀了四个军兵,判你下地狱,你还有何话说?”

“我那是义举所为,也情有可原吧?”

官人笑道:“你若杀了的是那瓦剌凶寇,自然有高高在上的功德林相待,如若不是,就另当别论了。看你灵沉魂暗,坠穿地狱,是你自己的道行所致。如此,本官宣判……”官人拿起案文,刚要宣读,一旁官吏递上一片白绢,判官看了,冲堂下犯人笑道:“好了,一个山寇,竟然有人诵颂,如此说来,给你改判。”

“等等。”犯人问道,“既有改判,是何变故,也让山民明白一二。”

“你有了葬身之安,也有了人间的颂托,那孙家是一门忠烈,一个诵颂,彰显了你的功德,恰此验判之际,来的及时。”说完,将那白绢掷于案犯面前,也正落于孙泽脚前,孙泽看那上面字迹清晰。言简意赅。俱为肯述颂扬之词。

案犯不看落绢,冲官人喊道:“既然如此,我那三弟,行如我愿,意与我同,我们同助孙家,他也该改判。”话音未落,堂下一个待判的配犯应声而出,也跪在案前。“大人在上,草民段三儿,与他所做无二,请大人明察。”

官人怒道:“你二人,一个不服判,一个想免判,你们都有杀人,却想逃脱,岂有此理。既是所做无二,同罪同判,本官自有公断。”

堂下官吏将白绢拾起收了,怒道:“你等皆自身难保,还如此揽功揽过,再攀比,知道你们魂落何处吗?你们好自为之吧。”

“等等。”孙捷打断了孙泽,问道:“这个叫段三儿的,我不知道,那个地上跪的,我听着怎么好像是镇山虎?既然与孙成有关,那绢上又是什么诵词,如此灵验?”

孙泽笑道:“这个我看的真切,记得清楚,那前半面遮了,后半面说的是:‘一面之交,却能为我,知险而赴,义无反顾,诚有本,信有根,善有举,义有行,真侠胆一身,义冠天下也。’”

孙成听到这,忽然喊道:“停。”

孙捷也问道:“二哥,这不是你在镇山虎坟前说的祭言么?”不等孙成应话,孙捷又问孙泽,“大哥,那案犯就是前日来此找二哥的,也是我和你说过的,孙家军路遇假官军设卡,他就是那个白脸的山匪头领。你不见他是个白脸儿么?”

“我这是梦,如何记得。”

孙成说:“你这梦就是镇山虎和段三儿的景儿。它们真有不同生但同死之约,若是他们真的有好结果,也算有了明白的归宿了。”

孙泽道:“最后那判官的话,我也能记得几句,好像是说:‘前世功名去,今生纵非来。幸有御敌意,怎生杀伐哀。’最后两句说,‘若非贤良颂,汝当落冥台。”

孙捷笑道:“我怎么听着又是二哥山上葬人时说的诵词。”

孙成知道是自己的话,心里也有了触动,嘴上却说:“看你们说的像真的一样。”

孙泽道:“此梦奇怪,我也不信,当时我心里有些慌乱,一时难睡,到了现在,我这心里还是不能安稳。”

孙成道:“过去我也觉得这东西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你这梦,有根有底,也合实情,看来不信也得信了。他们有了好结果了,你没看看咱孙家军将会如何?”

“我也求了胡山王,可是没有梦境。看来此事难说了。”

孙捷道:“此事早就说明了,何须再问。”

孙成道:“我看什么事都是事在人为,神灵保佑,咱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干了。饿了就得吃饭,渴了就得喝水,神灵不能保佑不吃饭的人不饿死。也不能因为保佑了你,你上了战场,那敌人的刀枪就只落在别人身上。”

“我同意。”孙捷道,“咱们的事还是要咱们自己办。”

三人当即把第二天的行动做出了谋划,随军去丰镇。

第二天,孙成一身民工的打扮,混在队伍里,几个近身的兄弟遮掩护卫着,随军上了去丰镇的路。

前方一场激战已经结束。孙家军所在的队伍赶到时,瓦剌军被打的已经溃不成军。孙家军随队伍停下来休息待命,忽然有孙家军军营留守的军士赶来。找到孙泽耳语了几句,孙泽一听,大惊。原来,孙成来到大同,走漏了风声,王在贵派人来暗探军营被孙家军的军士察觉。

孙成本无反意,事情有了意外,三兄弟做出了不约而同的决定。

相关推荐:万道仙师随身带个狩猎空间几度秋凉意漫威之狂魔毁灭游戏世界修改超凡快穿之美人如裳总裁爱而不得我在九叔世界出马未来天王